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去东亭。自开展“竹乡画廊”建设以来,东亭乡紧扣“建一条路、串一路景、兴一方产业、富一域百姓”的基本思路,坚持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文化引领,劲吹文明新风,着力绘就“竹乡画廊”新画卷。
党员带头扮靓“美环境”
自“竹乡画廊”工作开展以来,东亭乡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分段包保等形式,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动员全乡党员、干部沉下身子、甩开步子,全程参与到入户宣传、清洁家园、矛盾化解等工作中。通过多形式宣传发动、多角度谈心谈话,累计开展清洁家园志愿服务22场次、路域环境整治15公里;拆除石家堡、小麦冲等主干道沿线无功能用房和有碍观瞻房屋15间、迁坟20棺,路域环境愈发美丽。

群众参与绘就“幸福图”
在“竹乡画廊”建设中,乡村干部结合农村实际,将会议室搬到村民组,以“板凳夜话”的形式近距离、面对面征求意见、宣传动员,“小板凳”上议出了“大支持”,广大群众主动开展“家禽圈养”、房前屋后环境整治,主干线上8户居民主动硬化门前路面共计2300余平方米。同时,为突出示范带动作用,东亭乡广泛开展创建活动,对“竹乡画廊”沿线住户进行评比,评选首批“竹乡画廊”示范户80户、“最美庭院”652户,创成示范带2条,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文化融合点亮“新内涵”
以文化传承为导向,提升文明指数,深入挖掘本土非遗文化优势,做大“非遗+”产业,让非遗保护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东亭乡鼓励太极洞酒业借鉴宣酒集团先进经验,提升酿酒技艺,完成太极洞酒文化展馆建设,全力争创非遗文化小镇。支持国家级非遗明德折扇和省级非遗唐氏竹编入驻,高标准打造沉浸式、体验式的小筑·非遗工坊,进一步传承非遗文化,以乡村文化“产业链”拓展乡风文明“延伸面”。(陈福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