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喜
陈三喜的父母和儿子
陈三喜的妻儿
“你养了个好儿子,成了全国英雄模范,为我们团山村和广德县争了光。”最近,桃州镇团山村的陈国富、步正兰夫妻,走到哪都能听到这句话。他们的儿子陈三喜近日被列为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先进事迹报告团10名成员之一,到北京参加了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并作巡回报告,并于5月19日上午,受到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这一无上的光荣不仅让陈三喜一家欣喜不已,更让广德的父老乡亲引以为豪。
1979年,陈三喜在团山村出生,家后边的防空洞是他儿时最好奇的场所,时常在那演习的军队滋养着他少年时代的梦想。1999年,在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的影响下,刚满20岁的陈三喜如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公安消防战士。现任安徽省公安消防总队合肥支队高新中队三级警士长的他,就像一把挺立在战场上的尖刀,经历了18年的生死拼搏,也积淀了18年的荣誉——曾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先后获得“全国消防部队岗位练兵技术能手”“全国消防部队优秀士官”“公安现役部队优秀人才一等奖”“特级人民警察”等多项荣誉。
消防救援,他置生死于度外
刚踏入警营时,个儿不高、身板不壮的陈三喜为了成为训练尖兵,对自己的狠心程度让战友看了都心疼。带着一公分深的伤口训练、用针管给自己患有骨膜炎的膝盖抽积水、反复从挂钩梯上掉下来、高强度的腰部力量训练等,都需要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由于每天都比别人的训练量超出两三倍,又为了通过科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白天带伤训练、晚上查阅资料成了陈三喜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但训练场上的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入营不到一年,陈三喜就成了合肥支队数一数二的训练尖兵,先后在总队、支队的军事技能大比武中夺得多项第一。
陈三喜的英勇并非心血来潮,更非一朝一夕,而是用长达18年的使命感,时刻以英雄的果敢与刚毅,先后参加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和扑救大小火灾2000多起,抢救和疏散人员800多人,用自己的生命与死神赛跑,为他人的生命争分夺秒——17年前,合肥四河新村发生燃气泄漏大爆炸,陈三喜在一片哭喊声中主动请缨,在爆炸现场坍塌的楼体废墟中搜救出一名少年。7年前,安徽合安高速60余辆车相撞,陈三喜与8名战斗班战士利用各种救援方法,经过4小时的奋战,使7名遇险人员生还。5年前,蚌埠市八一化工厂爆炸起火,陈三喜凌晨冒雪赶赴,面对高达十几米的火焰和起火点附近13个一字排开的氯苯和氢气储罐,他和战友们在被气浪掀翻、高温炙烤的钻心疼痛中持续抵近作战3小时,成功压制住火势。虽然撤出时陈三喜氯化苯中毒,脚底一片血红,却因及时扑救,避免了260吨氯苯、1000立方米氢气的起火爆炸,保住了半座城市、几十万人民的安全……
载誉而归,他光耀家乡父老
6月2日上午,记者在团山村见到了陈三喜的家人。他的父母陈国富、步正兰正在农田里忙着插秧,而他的妻子李琴还在坐月子。今年5月6日,陈三喜的二儿子出生,却至今还没见过爸爸。“当兵18年,只在家里过了两个春节,每年放假的次数也就一两次,每次也就个把礼拜。但我们从来不催他,有事情也是报喜不报忧。”说起陈三喜很难顾家的工作处境,他的家人们都非常包容和理解。说起陈三喜的性格与为人,团山村的乡亲们更是赞不绝口:“这孩子从小老实勤劳,当兵后春节虽然回不来,但每次放假都选在农忙的时候,回来帮父母砍油菜、割稻子,非常孝顺。”
对于家乡与家人,陈三喜说得最多的是感恩与内疚:“2000年我入伍不久,父亲就因工摔断了双腿,什么活儿都依赖母亲。但全家人整整瞒了我三年,回到家时知道这个消息我当场就哭了。妻子李琴因为我工作原因,在家等了我8年才结婚,婚后孩子、父母也全依赖她照顾。对儿子就更感愧疚了,但我相信他们长大后也一定能理解我。”
“其实,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能步入人民大会堂,能与习主席握手,至今仍激动不已。很高兴自己没有辜负党和家乡对我的栽培。接连多日收到家乡父老的祝贺电话,能给家乡带来荣耀,真好!”说起表彰大会的场景,陈三喜仍历历在目,并坦言对他触动最大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遍的要求——“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书记的话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当兵救人,就是我存在的意义和此生的使命,在部队干出点名堂,为父母和家乡争光就是我想做且唯一能做的事。”
如今,陈三喜载誉而归,正在云南、广东、安徽、陕西、吉林等省市进行英雄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但等待着他的依然是一个个紧张、危险的救援现场。就像他说的,只要警铃响起,他就会化身一把尖刀,带着消防铁军的信念斩向灾难、劈向火魔,哪怕流血牺牲、哪怕粉身碎骨,也将义无反顾、逆火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