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开车行驶在S215宜徽广宁段公路,我们常常感慨于这段路的风景宜人、畅行无阻。如果你曾停下来驻足留心观察,你或许会看到公路养护人的身影。是他们日日清路障、保路洁、修路肩、补坑槽、清边沟,保证了道路的洁净畅达。公路管理局双庙中心道班班长唐武就是其中一员。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公路养护人的日常,也是唐武的日常。今年49岁的唐武从事道路养护已有30余年,比熟悉自己的身体还要熟悉自己所养护的一方道路。目前,他负责养护41.48公里的S215宜徽公路广宁段,该班员工少且年纪大,平均每人每天的养护里程达6公里。
养护工作看起来简单,但却非常考验每位养护工人的能力素质。需要的时候,唐武随时可以“变身”。有时候是园丁,负责道路两旁的绿化养护;有时候是环卫工,负责路面的日常保洁;在沿线基础设施需要修复时,他又可以“变身”泥瓦工、焊工、修理工……除了需要“身兼多职”,公路养护更考验人的耐力。不论风霜雨雪,还是严寒酷暑,天气越恶劣,道路越需要,他们越要像一只老黄牛那样,耕耘在道路一线。春天除草、夏天补路、秋天扫叶、冬天除雪,没有奉献精神,是很难咬牙坚持下来的。
而这些,对于唐武来说,早就已经习以为常。唐武是一名“路二代”,其父唐维成是建国后的第一批养路工,拿起扫帚、铁锹一干就是40年。1989年唐武接过父亲手中的扫帚后,30年如一日坚守在一线养护道班。五公里的清风岭长坡在冬季时常会因雨雪冰冻发生堵车,他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带领班组成员在该路段坚守。日常中工作中,平均每年要挖补坑槽约2万平方米、罩面3000平方米、挖补弹簧1080平方米、养护用油达110多吨;且对在巡查工作中发现的侵害路产路权不法行为,及时联系路政大队,联合处置。在他的带领下,所在班组经常被省、市、县级评为“先进集体”等多项光荣称号;个人也荣获了16次“先进生产者”、“优秀党员”等称号。
公路养护,到底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在唐武心中,是以他父亲这些老一辈的公路人作为范例的。一个铁锹、一把扫帚、一个人、一段公路,这是刻在唐武心中的场景。30年来,铁锹被挖机替代,扫帚变成了清扫车,长长的路途可以用皮卡车代步了。时代进步,但不变的是对公路养护工作始终如一的热忱。择一事,终一生,对于唐武而言,公路是一个家、两代人,是他们对于坚守、对于理想的继承。(赵丹丹 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