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宣城文明网公布,
我县王福荣成为第六届安徽省道德模范候选人!


“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
你横竖不说一句话,
当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
头却从不曾低下……”
这是2017年度“感动宣城”十佳人物组委会授予她的颁奖词,颁奖词里的每一句话,都是对她最真实的写照。这个好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五十二年悉心照料三个残疾儿子的“中国好人”王福荣。

女子本弱 为母则强
王福荣是广德县柏垫镇柏垫社区居民,今年71岁,这本应是安享晚年的年纪,可如今,她每天仍要拖着患病的身体从早忙到晚,只为照料家中三个不幸的“瘫儿”。
王福荣自幼患有腿部残疾,与丈夫蔡天源结婚后相亲相爱,先后生育了三个儿子。1982年的深秋,不幸降临到了这个普通的家庭。“有段时间,16岁的大儿子总是说自己手脚的关节又麻又疼,带他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是得了遗传性肌肉萎缩症。”但王福荣怎么都没想到,这仅仅只是不幸的开端。十二年后,她的二儿子和小儿子也相继患上了肌肉萎缩症。
悲痛无助的王福荣大哭了一场,但悲痛过后,王福荣还是镇静了下来:“只要有我在,就一定要把三个儿子照顾好”。她坚定了这样的信念,也开始了她照顾儿子的心酸历程。虽然日子十分艰辛,但想着有丈夫和三个儿子陪伴,有各级政府、社区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和资助,王福荣觉得生活还是充满了希望。结果“祸不单行”,2013年,她的丈夫被查出患上了胃癌晚期。忍着巨大的悲痛,王福荣一边劝丈夫坚持治疗,一边拖着残疾的腿四处筹钱。
那是王福荣最受煎熬的一段时光,对于她来说,照料丈夫及三个残疾的儿子已是十分辛苦,却还要眼看着最亲的人都在承受疾病的折磨。丈夫手术后病情一天天趋于稳定,她也稍微放下了心来。谁料,就在丈夫被查出癌症后的第二年,病魔再次将“手”伸向了她自己——王福荣自己也患上了子宫癌。面对无助的家人,王福荣不想拖累他们,几度想要放弃。好在经过儿子们的再三劝说,王福荣才接受了治疗。但生活的苦难并没有击垮王福荣,病情稍微稳定后回到家中,她依然选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那句“只要有我在”的诺言支撑着她继续坚持照顾丈夫和儿子。

选择大爱 感恩社会
2016年4月17日,对于王福荣来说,是最难忘的一天。那一天,她悉心照顾了两年多的丈夫撒手人寰。为了满足丈夫生前的遗愿,她用颤抖的手拨通了县红十字会的电话,将丈夫的眼角膜捐献给了需要的人。父亲的举动,给儿子们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2018年4月26日,王福荣的大儿子和小儿子也主动与县红十字会联系,在《中国人体捐献器官自愿书》上签了字,决定死后捐献自己的所有器官,以此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王福荣在经历疾病和丧亲之痛后,用爱和坚强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家、什么是信念、什么是母爱……这位如钢铁般坚强的母亲,就像苔花那样,虽然渺小却坚韧不拔,在生命之路上勇敢而灿烂的绽放,活成了让我们每个人都尊敬和崇拜的样子。先后获得“感动宣城十佳年度人物”“安徽好人”“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