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封城的第十六天,有这样一群人,在经历了七天七夜不眠不休的战斗后,整装待发,从这个城市中悄然退出,他们是广德市杨滩镇一线驰援雷神山医院建设的5位志愿者,在家,他们是父亲、丈夫、儿子,而在武汉,他们却是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他们分别是陈璐、陈文胜、陈文武、黄浩、欧阳春。
“去武汉的时候就想着赶紧把任务完成,也没有时间去担心和害怕,现在回来路上,脑子里就突然涌现了各种担心,主要还是怕回来影响家人的安全”。返程的路上,他们互相感叹,去时的路和归来的路,已经是天壤地别的心境。

对陈侯村水队的陈璐来说,这几天的经历仍然历历在目。2月2日,当家人吃过午饭坐在一起,围着炭火,边拿着手机关注着全国的疫情最新消息,边庆幸着家人都没有武汉接触史时,陈璐的手机接收到一条消息,打开一看,是所在公司发的消息,“同志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现公司亟需人员前往武汉雷神山医院援建,有没有愿意一起去!”正在犹豫着要不要跟家人说这件事时,和陈璐同在一个公司的堂哥陈文胜和陈文武便来到家里,短短的几分钟会面,他们为着同样一件事,达成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去武汉”。
“担心害怕是在所难免的,可是疫情面前,能为了国家出一份力,我不能拦着他,更要支持他。”妻子安静虽然心有不舍,但是仍然无条件的给丈夫收拾好行李。在家人的百般叮嘱下,他们一行开着车,直奔武汉。
抗击疫情如救水火,陈璐所在的团队主要是负责ICU病房、手术室等内部装饰工作。时间就是生命,当天夜里10到达武汉后,他们便紧张的投入到工作中,每天超过18个小时工作时长,物资缺乏,卷着棉被睡在简单的两条板凳拼起来的床上,从未有过的工作强度让陈璐身体一时之间招架不住。然而,这并没有让他停下来,而是与同事们一起加快与生命赛跑的脚步。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无论忙到多晚,仍然坚持每天和妻子报一次平安,“每次只是叮嘱他要注意身体,我们也知道,他在那边的很多事不敢跟我们说,怕我们替他担心,只要平安回来就好”。家里人默默的在身后关注着雷神山建设的消息,虽然只有短暂的几天,但对家人来说,却是人生中最漫长最难熬的日子。
“妈妈,你不要老给爸爸打电话,会打扰他工作,爸爸有空时候会主动联系我们的”,12岁的欧阳铭泽用小大人的语气叮嘱着妈妈,他的爸爸欧阳春也是雷神山援建的一份子。在接到援建通知时,欧阳春跟其他队友一样,想都没想就要参加。最初全家人对他的行为很不理解,一致反对,他苦口婆心的说出一大堆道理,说自己就是干这份工作的,刚好武汉需要这方面的帮助,自己为什么不去,国家有需要,就要义无反顾的去。在他的坚持下,成功说服了家人,踏上了去往武汉的路。
“家里每个人都心事重重的,他打电话回来说的最多就是放心、没事。”欧阳春和妻子刘慧偶尔的微信聊天记录中,更多的是妻子的担忧,而忙碌的欧阳春只有简单几个“嗯、好、放心”。

雷神山医院援建任务结束了,但是对于杨滩的五位逆行者来说,他们的战斗还没结束,等待他们的还有14天的隔离期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重新与家人团聚。雷神山医院见证着与疫情赛跑的“中国速度”,在这场战斗,像陈璐、欧阳春这样奋勇逆行、奉献担当的战士还很多,他们用实际行动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杨滩镇 孙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