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悄然来袭,让这个春节注定不平凡。面对险峻的疫情,桃州镇苏觉社区群众齐心合力,奋战在抗“疫”第一线。
一声询问,坚守“疫”线
自2月4日晚上起,紫竹园小区开始实行封闭管理,并通过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于2月8日开始实行一日一票制,所有出入小区的住户必须在外出登记表上登记好姓名、电话号码、出门时间以及出门事项等等。



每天,居民在出入时总会听到物业值班人员一声问询,“您住在哪一栋呀?几单元几零几?是租在这里还是自己的房子呀?最近出过广德吗?今天准备去哪里?过一会儿就回来吧?最近疫情高发,尽量减少外出,要买什么一次性买好哦!”
宁可做过,不能放过。为了保障社区的安全,不错放任何一个陌生人进入小区。管理入口的志愿者黄建华、赵俊刚、马建华、李萍等人,每天都自愿轮班值守,问询每一位出入人员信息。
“虽然很累,面临的压力也很大。”长时间的询问工作,让物业的何荣和徐文琴两位工作人员的嗓子都沙哑了,“但是,坚持下去就会看到胜利。通过我们的坚守,来护卫住这片家园。”
一根铁丝,战“疫”有我
2月15日,气温突降,一场寒流的到来带走了广德的温度,但带不走的是防疫热度。
深夜,寒风吹开了帐篷,让值守人员冻的直搓手直跺脚。社区的工作人员林瑞国看到了,立马问道:“是不是帐篷有漏口?今天晚上有风雪,我就怕大家伙儿的帐篷顶不住,这个时候可一定要给你们做好后勤工作。”说完,拿起了随身带来的木桩、铁丝和雨布,开始了对帐篷的维修。雨越来越大,一根根铁丝将帐篷牢牢的固定在柱子上。
“真是太感谢了,不然今天晚上值守可就难熬咯。”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李祖娥话音还未落,林瑞国的身影已经消失在雨中,他还要赶去下一个卡口。



一本献血证,助力战“疫”
一条血库告急的新闻引起了紫竹园小区的党员志愿者阚爱平的关注,了解到疫情期间有很多人正在焦急地等待用血,阚爱平立即产生了“我要去献血”的想法。在填写《无偿献血体检登记表》、征询、测量体温、检验血液等工作后,他顺利的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当天献完血,阚爱平马上又赶回小区防控点位值班值守。夜间值班和其他志愿者闲聊时,才说出白天献血的事情,大家听闻纷纷劝他赶紧回去早点休息。阚爱平听完笑笑说:“我还年轻呢,身体扛得住,我们现在也不能去一线,只能在他们身后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你们几个还年轻,都可以去试试。”
一笔善款,汇聚你我
“曾大姐,我想捐1000元给武汉,我现在在家出不了门,你能否给我帮个忙捐出去?”2月8日晚上,桃州镇紫竹园小区住户林美杉的一条求助微信让紫竹园小区业主委员会的曾庆霞一下忙了起来。“她这一捐可不得了,小区其他住户知道了都找到我要捐款,我干脆一拍大腿:搞个集体募捐得了!”曾庆霞爽朗地笑道。
一封倡议书、一个捐款箱、一张二维码,疫情期间一切从简的募捐活动就开始了。为避免人员聚集,住户们自觉的彼此保持较远距离,紧张有序的进行捐款,几百上千的现金投进募捐箱,没带现金的用微信转账,当看到志愿者拍照时,他们一边挥手一边腼腆地说道:“别拍我们,我们只是尽自己的一点心意,很多中国人都会这样做的。”
曾庆霞表示,目前已经收到善款11216元,活动将持续三天,所有募捐资金都将遵循住户意见捐赠给武汉防疫一线。
小区是个聚能环,凝聚爱心放微光;小区像个放大镜,折射微光放热量。这束光不止于金钱,更凝聚成一股坚毅不服输的精神,万千束微光照亮众志成城防疫路。(梁逸茹 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