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善,村民文明素质大提升?安徽宣城广德市依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精准施策,构建起了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群防群治的“文明防线”,让乡村颜值更“靓”,内涵更“实”。
垃圾箱“分”出村庄景如画
趁着天气晴朗,东亭乡颂祥村村民陈金霞起了个大早,将房前屋后收拾干净了,便开始分装起垃圾来,“纸屑、塑料瓶是可回收垃圾,果皮、剩菜是厨余垃圾。”陈金霞做的轻车熟路,“现在还多了一样,使用过的口罩要放到村口设置的专用垃圾桶里。”陈金霞指着垃圾袋里的废旧口罩说道。
疫情发生后,颂祥村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单独设置了口罩回收专用垃圾箱,由专业医疗废弃物回收公司按清运要求,对其进行单独密闭收集和处理。通过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环节,避免造成二次污染,让疫情防控落到了实处。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关系着村民的卫生健康。广德市在做好“户集、村收、乡运、市处理”垃圾治理模式的同时,落实农村保洁制度,增加了各村和社区垃圾清收次数,保障保洁员数量,对村庄垃圾及时清扫、收运,确保不漏扫、不断档。
不仅如此,该市开展的改水、改厕,一体化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农村文明创建等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着巨大作用。如今徜徉广德市各地村庄的道路上,河清岸绿,街巷整洁,宛如一张张美丽画卷。
小喇叭“喊”出文明新风尚
“乡亲们,天气暖和了,不要扎堆晒太阳、闲聊天,大家可以把自家院子和屋里收拾收拾,家里干干净净的,病毒就不容易入侵了……”一大早,柏垫镇梨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杨靖,手持着小喇叭在村头吆喝起来。
在杨靖的号召下,村民们都动了起来,大家拿起抹布、扫帚在自家房前屋后忙活。“想要改善环境卫生,提高村庄的文明程度,村民的参与可少不了,我每天喊一喊,提醒乡亲保持卫生整洁,又有党员干部带头打扫,现在全村人都很积极。”说话间,杨靖还将路边的垃圾捡拾起来。
文明素养要提高,宣传工作不能少。广德市将疫情防控和市民素质提升工作相结合,创作“健康生活广八条”、“广德市民文明行为规范”、“防疫‘九不’歌”等公益宣传作品,同时各地公众号、微信群、广播等平台齐上阵,开展典型宣传和不文明行为曝光,多种渠道,多方手段,造浓乡村文明氛围。
在疫情期间,发挥大作用的乡村大喇叭和流动宣传车也有了新任务,在做好疫情防控宣传的同时,结合移风易俗工作,向村民普及起了卫生常识和文明行为规范。
据了解,该市全国文明村镇邱村镇施村村两委还编发了“施村村战役文明十条”,引导村民讲文明,讲卫生,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志愿者“清”出环境高质量
村民文明素养不断提升,也激发农村的内在活力。在广德市,志愿服务早已成为村民参与文明创建和乡村治理的新载体。
在卢村乡高庙村,十多位红马甲,正沿着村庄道路仔细清扫,为密织疫情防控网,隔离各类病菌的传播渠道,高庙村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开展“防疫情、保健康”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
“清扫队伍里很多都是本村村民,听说村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家都主动参加。”高庙村委委员张婷婷表示,村民对自己的家乡最了解,哪里有卫生死角,哪里需要修修补补,他们能很快找出来。
广德市在疫情期间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志愿者开展“清洁家园 守护净土”志愿活动,动员各地村民参与到村庄环境整治,在活动中,志愿者们不仅是“保洁员”还当起了义务宣传员,向村民发放《农村人居环境卫生大扫除倡议书》,引导村民增强卫生意识,维护好村庄环境卫生。
从清扫村庄到驻守卡点,从“义剪”理发到捐款捐物,志愿者活跃在广德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自编自演防控宣传快板的四合乡村民徐自发;景区游客劝返点的卢村乡聋哑人劝导员李荣富;为山上村民运送生活物资的“便民代购员”柏垫镇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和党员干部一起构建起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防疫堡垒。(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