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在忙着呢,我们开始今年的第三轮入户走访了!”
“小张来啦,我在煮红壳笋,待会你带一碗回去尝尝。”
“不用了,谢谢阿姨,我这次来主要是想向您做一些创建方面的宣传,另外看看您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忙解决的。”



这是近日里一次寻常的入户走访。自2018以来,近百名法院干警走访1407户居民,走访次数达14次,实实在在的2632页走访记录台账,搜集了意见建议百余条,立即处理80余件……这是该院在文明创建入户走访中交出的答卷。不仅如此,如今的入户走访俨然成为“走亲戚”式的干群交流平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也从最初的“干部干群众看”转变为“干部群众一起干”。
开展创建宣传是入户走访的目的之一。该院干警在本次走访中向居民宣传了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20年动员大会精神,介绍了《关于实施“文明创建决胜年”创建惠民实事的通知》中的九大惠民实事工程,并发动群众继续参与支持文明创建工作。向居民发放《关于开展不文明行为整治的通告》等宣传单页,引导居民自觉规范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市民。
听民声解民忧则是入户走访的重中之重。如今的东风新村小区,排水不畅、下雨“看海”问题已不复存在,非机动车无处可停现象已全面缓解,曾经的无物业小区也于5月1日引进了物业服务,小区内统一的晾晒点、重新规划的停车位、方便快捷的充电桩、升级改造后的各类管道、满目葱绿的绿化带……这些肉眼可见的变化让整个小区焕然一新。这些都是该院在入户走访中了解情况后,为当地居民解决的实事。该院要求所有干警在走访中建立问题办理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做到能解决的立马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及时向当地居民作出说明,并联系有关部门协同办理,力求“快办”、“办成”、“办实”。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每个人都是主人翁,都要以输不起的“危机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确保拿下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这块“金字招牌”的背后,除了整洁美丽的城市环境、畅通有序的交通秩序、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全市上下的同心同德、同向同力、同频共振以及干群之间的鱼水之谊、血肉之情、舟水之喻。(涂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