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淅淅沥沥的小雨还在下着,燎琳村深处云雾升腾,漫步其中,远处传来淡淡的油菜花香,河水哗啦啦的流着,仔细听着,原来是在诉说着关于文明的答案。
燎琳村的市民教育室内,十多位妇女同胞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讨论着,手里编织着手工花,她们商量着把这些送给自己年迈的母亲和村里一些孤寡的老人。在那里,我们听到了关于孝老爱亲和弘扬家风的美好故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理论宣讲室内,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党总支书记陈云,带领着大家针对“三农”工作开展学习讨论。支委委员毛启林说道:“做好三农工作,首先要把燎琳的特产打响,我们这边有茶叶、竹笋、葛根茶、牡丹,要结合百家宴把自己的品牌打响。其次,我们要把新乡贤力量利用起来,参与到我们的农村建设中,把他们的新经验、新点子、新人脉利用好。另外我们的琳塘村、梧溪村风景美丽,我认为可以加强宣传,把人引进来,把名传出去。”活动现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如何把燎琳村建设得更美、更好。

来到燎琳村梧溪村民组,伴随着扫地的沙沙声,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头发斑白拿着扫帚的老农妇,记者了解到,她自愿清扫村内路段,数十年如一日,她的丈夫张明湖是2020年广德好人,年过八旬,仍心系家乡的发展,每天义务打扫村民组内的公共走廊和公共卫生间,帮助邻居清扫门口小路,在每年梧溪村举办百家宴时,还无偿为活动现场供电,将自家厨房用具,桌椅板凳等工具拿出免费提供使用。今年年初张老爷子永远离开了人世,但是他的文明和善良却永远镌刻在燎琳村村民心中。

作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宣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杨滩镇燎琳村给出了特色答案:将文明写进村民心中,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最强阵地”,在农村开辟出一片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天地。(孔莹)